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facebook热点话题(facebook 怎么看热门话题)
Facebook公司宣布更名Meta,如何看待该品牌新提出的元宇宙概念?
什么是元宇宙呢?我今天结合我最近的一些思考给大家做下分享。插图是来自我的好朋友陈维,在知群中国产品设计大会的分享PPT截图。从浪潮和趋势的角度,你可以理解为,现在这些企业之所以要进军元宇宙,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互联网的下一代浪潮。上一次浪潮,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基于智能手机诞生了很多 App,背后则是很多行业和企业的快速成长,例如移动购物、手机打车、外卖等等。下一波浪潮是什么?很多公司都在苦苦的寻找。这个时候,大家发现全球的很多科技巨头都开始往元宇宙靠拢。Facebook 很早就宣布自己在做元宇宙,而后来干脆把自己定位为元宇宙公司。微软说自己在搞企业元宇宙,而腾讯则提出了全真互联网,马化腾说要开始由实入虚,也要进军元宇宙。而一些以元宇宙为概念的上市公司,市值也快速升高。投资圈里,有投资人朋友说看到元宇宙这个词,都看吐了,什么项目都会往元宇宙上靠。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有三部电影,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其中至少一部:《黑客帝国》《阿凡达》《头号玩家》。在这些电影里,除了现实中的世界外,人们还会面对另一个世界。在《黑客帝国》里是由超级计算机母体虚拟出来的世界,人们都不知道自己其实生活在虚拟世界里。在《阿凡达》里真人通过系统操纵另一个替身,可以具备另一个身份。而在《头号玩家》里,一个外卖小哥化身为游戏世界里的高手。元宇宙就是另一个世界。用标准的概念来说,元宇宙(Metaverse)是指以AI、AR/VR/MR、Blockchain三大技术为核心,由诸多共享基础设施、标准和协议打造的数字化宇宙。 它跟物理世界并非割裂彼此孤立,而是相互通融。
其实我们现在每天用手机,也是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有没有想过,我们在现实世界里要买东西,首先要去商场,在一个物理空间里,和售货员发生信息交流,最终完成交易。而借助手机,我们可以躺在床上,绕过这些物理限制,直接完成最后的目标,也就是买到商品。但是手机的世界并没有很强的沉浸感,和我们的现实世界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换个视角,想想游戏,如果你体验过 VR 游戏,当你带上 VR 眼镜,会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新的世界里,身临其境。而如果你的虚拟世界,和别人的虚拟世界,彼此打通,大家能够在这个共同的虚拟世界里相遇,交流,甚至一起玩,一起工作,甚至还有新的货币,可以买东西,商品也是全新的,这个时候你就完全沉浸在了另外一个世界里。游戏只是一个场景,在人们理想中的元宇宙,本来就是一个社会。因为疫情的影响,很多硅谷的科技公司的职员都在家办公,现在也有很多科技巨头允许员工长期在家工作。这里面的很多员工本身就是程序员等职业,每天的工作也是对着电脑写代码。那么如果 Facebook 这家公司,完全存在于虚拟世界呢?大家要开会,都戴上 VR 眼镜,在这里面的各种事物,都是虚拟出来的,但是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是真实的,这样会怎么样呢?很可能会发现大多数工作其实还是可以正常进行,也许比现实世界中更有效率。这就是元宇宙。人们的肉身还在现实世界,而行为都发生在了虚拟世界当中。
拉回到现实,Facebook 改名成 Meta 公司,宣布自己要专注于转向以虚拟现实为主的新兴计算平台,并且把自己旗下的产品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原来的 Facebook、Whatsapp、Instagram 等业务,另一个是之前的 Oculus 等虚拟现实业务。说到 Oculus,Facebook 的虚拟现实设备 Oculus Quest 也改名叫 Meta Quest。Meta Quest 2 是一个突破性的虚拟现实头显设备,我也有一台,效果还不错,比之前很多虚拟现实设备的体验都要更好一些。而这些就是 Facebook 向元宇宙进军的基础。要想真正支撑起元宇宙,需要很多领域的技术。例如芯片技术、5G甚至6G等通信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各种游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所以现在有所谓的元宇宙概念股,就是反正能和这些领域沾上边的产品或者公司,都可以接着这一波风来炒作一下。那么到底现在元宇宙到了什么程度呢?如果我们用智能手机的发展来类比,现在元宇宙大概到了早期大哥大手机的程度,甚至再早一点,步话机的程度。也就是说,元宇宙目前仍然处在极其早期的程度。目前没有任何公司和产品能够真正实现元宇宙的应用。为什么元宇宙这么火呢?为什么很多资本都在争相投资元宇宙相关的概念呢?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方面,从投资的角度,大家都要早点布局,如果真等到这个概念都已经实现了,可能就没什么机会了。大家有时候会看到一些资本投的早期项目,特别天马行空,听上去不靠谱,但是就是因为在特别早期的阶段,才有可能性,才能卡位成功。
今天已经特别厉害的那些互联网公司,最早的时候讲出来你可能会认为是骗子、是笑话。但是真正有幸投资了他们的资本,都大赚特赚。风险投资,正因为有风险,才能够有高回报。所以要早早入场,早早布局。资本本身就会追逐风口,都害怕错过机会。往往是这样,如果没有人投资,就真的都没人投,但是一旦成为热点,一下子又都会涌进来。这是市场本身的特点,因为这些风险资本的管理人也都是职业人士,他们要对资本的 LP(有限合伙人)、也就是背后的出资人负责。如果风口出现了,不管怎么说,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都是先追上去再说。第二方面,市场目前确实也缺乏热点。互联网领域突出的机会没有以前那么多,现在需要寻找下一个增长点。而大家都知道新的机会往往诞生于新的设备、新的平台的诞生。元宇宙的概念符合这些的特点,也迎合了大家对于机会的渴望。第三方面,扎克伯格等人一直在推波助澜。在科技和投资领域,一定是需要有一些人、一些公司的带动。他们把声势带起来,让更多的人都觉得万一有可能呢?于是就会有更多资金和人才进来,然后整体的技术和市场又会再往前前进,这样原本可能是梦想,就有可能真的变为现实。这也是一种冷启动。但是我们也发现,现在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元宇宙公司,其实根本是八竿子打不着,往往是因为自身缺乏概念,而硬套了一个概念,燃起了一波虚火。刚说了很多和资本、和市场相关的概念,可能都还是离我们很远。对于我们每个普通人来说,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拓视野,多主动学习,寻找一些可能性。不要盲目相信,不要盲目追热点,但是同时,也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我猜测这条视频发布之后,一定会有人说这都是骗人的,都是炒作等等。如果这个世界真可以这么几句话就概括,那也太简单了。哪怕你就把这些都当做一个新知识,知道也许这是未来的趋势,很多公司在做相关的事情,以后遇到一些机会的时候,再多进一步了解,这样会更有意义。这也是我希望提倡的一种态度,让我们一起观察这个饶有趣味的世界,保持好奇心,也许,又发现了一些新的、有趣的机会呢?
facebook的广告该怎么定位受众的?
爆单不“卡壳”,广告不“撞课”
Hello,我是君志学堂的Neos,专注于解决独立站与Facebook广告的疑难杂症。
我们是否觉得FB广告找受众比找对象难,找不出来只能“空投”?
我们是否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受众,来来去去总是用它们,但效果越来越差?
找受众比找对象难?
#Facebook广告受众选择界面
每次提到受众,就会不由自主地会苦恼起来。这些问题不停地敲击我们每个投放的脑袋:
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要选哪个受众;
担心选的受众效果差,之后还不知道怎么办;
一直用的受众效果变差,不得不再找新的受众。
那找受众真的比找对象难吗?
其实,并没有那么夸张。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广告受众的基本组成部分:
FB核心受众定位= A.地点 + B.年龄 + C.性别 + D.细分受众
A+B+C:国家/区域+年龄段+性别
这3个是我们最基础的受众定位;基本上,通过了解目标市场和产品定位,即可清楚有哪些可以选择。
而难点就在 D.细分受众
#细分受众列表
细分受众之所以难,在于除了受众列表以外,还有数目众多的非列表受众;这些受众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用户兴趣点,让人眼花缭乱。
#系统推荐的非列表细分受众
列表细分受众:系统分类的通用受众,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和较大的用户规模。主要包括3大类:
1.Demographics(人口统计特征):
根据受教育程度、家庭状况、感情状况、职位等因素统计出相应用户作为受众。
2.Interests(用户兴趣点):
系统分析用户数据得出的标签,主要是用户的兴趣和爱好,更具有相关性。
3.Behaviour(用户行为):
根据用户在FB上的具体行为和设备使用情况来区分用户属性。
非列表细分受众:同样是系统分析用户数据得出的标签,但相比通用的列表细分受众,普遍性和概括性相对较低,更具体化。
总结:选择细分受众的重要性
细分受众都是系统基于用户数据分析出来的定位,对于广告投放的精准程度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没有选择细分受众,简称“空投”,很大程度上加大广告投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非常容易影响广告测试的效率。所以一般不建议新手使用“空投”。
引爆出单的细分受众
我们经常会遇到爆单前“卡壳”的情形,当用一组细分受众投放的广告测试效果很好,然后不断用复制和加预算的方式进行扩量,结果随着广告数量一多起来,效果却不尽人意。
其实,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广告在“撞课”。即使广告所选的用户规模很大,随着同样广告的数量一多起来,相互竞争的概率也在逐步上升;会出现用户多次看到同一条广告的情况,广告重复曝光自然效果也会打折扣。
那如何减少爆单前“卡壳”,让广告刚起效的“1”变成“100”。在知道细分受众是什么之后,我们需要了解 引爆出单的细分受众 到底是怎么找出来的。
1.细分受众基本分类
先围绕产品本身和定位的人群来寻找细分受众,可以通过以下角度进行分类:
(以 礼服 品类 为例)
(1) 产品词:根据产品属性相关的关键词,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Bodycon Dress、Corset、Little Black Dress、Party Dress、Cocktail Dress等。
#对应受众,还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同品类的其他细分受众
(2) 场景词:根据产品使用场景的关键词,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Party、Going out、Cocktail等。
#对应受众,还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适用场景的细分受众
(3) 用户兴趣词:根据产品定位人群的兴趣点,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Party、Going out、Cocktail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受众列表找到其他符合用户的细分受众
(4) 热点词:根据节假日、社会热点、时事等,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Christmas、Halloween、Black Friday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符合热点的细分受众
(5) 品牌词:根据产品品类或所在类目的品牌,搜索其对应的细分受众。
例:关键词:Zara、Shein、Fashion nova等。
#对应受众,可以通过系统推荐找到其他同类型的细分受众
总结:
该细分受众分类主要针对较为庞杂的 非列表细分受众,方便我们可以找到适合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的定位;
按分类整理出来的细分受众,是较有可能起效的广告定位,但并不确定可以马上起效,要进行广告测试才能得出结论;
细分受众只是广告受众的其中一部分,需要跟“A.国家/区域+B.年龄段+C.性别”结合起来,“A+B+C”的不同也会造成广告效果的差异;因此,判断D.细分受众的作用时,必需先考虑广告定位的前提部分。
配置自己的核心受众
FB广告受众除了上述的基本组成(核心受众/保存受众)外,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定义受众(又称再营销);另一种是类似受众。
其中,我们可以把这三种受众形式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冷受众(Cold Audience),代表的是新受众,包括核心受众与类似受众;另一类则是热受众(Warm Audience),代表的是已有用户留存的老受众,包括了自定义受众。
不管是自定义受众还是类似受众,它们的来源一般都是根据核心受众的广告数据累计留存或分析推导出来的。所以接下来,我们先要认识如何配置自己的核心受众:
核心受众/保存受众(细分受众):
核心受众的“核心”体现在上述内容的4个基本组成部分,尤其是细分受众;
而保存受众的“保存”表现在可以保存并重复使用的功能。
#保存受众的保存功能所在
除此之外,核心受众还有两个细节点可以让广告定位更加精准;一个是细分定位中的“排除”和“缩小受众范围”;
“排除”可以将特定人口统计数据、兴趣或行为从已选的受众中排除,排除非产品目标的用户;
“缩小受众范围”选定的关键词要求受众必须满足此条件,从而缩小受众规模,更聚焦于目标用户。
我们可将“添加/排除”“缩小受众范围”“进一步缩小受众”看作是细分定位的细分层级;可以为每个层级添加多个条件,让受众更灵活,定位更精准。
#细分受众的细分层级关系:
“添加”:或;
“缩小受众范围“:并必须符合;
“排除”:并排除其中;
另一个细节点则是隐藏在语言设置下的“联系”选项,选择那些跟FB主页或活动有过联系的用户,或者把他们排除在外,以找到新的受众。
instagram热门话题在哪
首先按事件分:各地都有不同的热门新闻或活动,小范围的热门也能引发大量的图片上传, Instagram 无法精确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向其推荐话题。其次按内容分:summer 、 outdoors 、 travel 等 hash tag 永远热门,量又大又没有浮动性,不适合作为推荐的内容。其他的突发事件或专业领域的 hash tag 偶尔成为热门,又不一定能满足所有人都兴趣。
新浪微博的主要用户范围是中国,热门话题相对容易掌握,加之新浪作为门户网站,有主导话题的习惯,所以有条件和意愿向用户展示热门话题。而 Instagram 作为全球的照片分享软件,热门话题的内容相对新浪微博而言,要相对广泛和多元。
Instagram(照片墙)是一款运行在移动端上的社交应用,以一种快速、美妙和有趣的方式将你随时抓拍下的图片彼此分享。2012年4月10日,Facebook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2012年10月25日,Facebook以总值7.15亿美元收购Instagram。2012年12月,Facebook旗下的图片共享服务Instagram因其使用图片共享服务的新条款而在互联网上引起轩然大波,Instagram对此进行了澄清,称不会在广告中使用或销售用户的照片,从而打消了用户的顾虑。北京时间2013年10月22日,诺基亚宣布instagram将会入驻Windows Phone市场,11月21日Instagram正式登陆Windows Phone 8平台。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界震动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陈力丹教授和向笑楚、穆雨薇同学最近就去年获得普利策新闻特稿奖作品《雪崩:特纳尔溪事故》(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进行了专题讨论。该作品报道了16名滑雪爱好者遭遇雪崩的经过,在报道技术上颠覆了传统报纸的新闻呈现方式,把文字、音频、视频、动漫、数字化模型(DEM)、卫星模型联动等集成,发表在《纽约时报》的网站上。引起关注的当然不是报道的内容,而是它将各种网络传播的新技术运用于报道新闻。
陈力丹:《雪崩》到底是怎样一个报道?为什么后续会引起大量关注和褒贬不一的评价?从新传播技术对传统新闻报道影响的角度看,未来新闻报道的形态将向哪个方向发展?《雪崩》是否能够代表未来新闻报道的发展方向?这里请两位同学对此做专题讨论。向笑楚同学用文字介绍这一新型新闻作品的特征和展现方式,穆雨薇同学则论证这一作品的问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向笑楚:《雪崩》的展现方式与制作团队
打开这个作品的新闻网页,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全屏循环播放的积雪滚落下山坡的视频,往下滑动页面,文字穿插于视频、照片和信息图之间。颠覆性的新闻呈现方式背后,是整个新闻制作团队之间的默契配合,因此这个普利策特稿奖不单属于组织者约翰·布兰奇(John Branch),还应该属于整个团队。这个新闻奖不同于一般的奖项,它引起新闻界的震动,使未来新闻的形态和发展方向,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跟进新传播技术的应用等问题被再次提上日程,出现了比以往更为激烈的讨论。
2012年12月20日《纽约时报》推出特别报道《雪崩:特纳尔溪事故》。这是一件完全孕育于新媒体技术的新闻作品,它先在《纽约时报》网站上发表,6天之内就收获了350万次页面浏览,3天后才在印刷版报纸中刊出。该奖评审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丝毫不掩饰对于它的喜爱:“《雪崩》对遇难者经历的记叙和对灾难的科学解释使事件呼之欲出,灵活的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更使报道如虎添翼。”可见,除了高水平的写作、原汁原味的内容、连贯统一的行文,融合了多媒体的“三维特稿”才是记者约翰?布兰奇和他的团队带给读者们的最大惊喜。
提供多媒体交互的现场感体验,是这部作品的显著特色。它报道的是发生于2012年2月19日美国史蒂文斯?帕斯滑雪场的一场灾难,包括6部分惊心动魄的故事,集合了新闻事件回顾、滑雪者的罹难口述、雪崩的科学原理等多个视角。全景地图、采访视频和音频、交互图片与知名滑雪者的传记在该作品中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小的视觉高潮。
点开《雪崩》报道首页,一大幅雪山的动态画面立刻映入眼帘,寒风吹过雪山,白雪飘飘令人寒意顿生。画面空白处显现报道标题“Snow Fall:The Avalanche at Tunnel Creek——By John Branch”,好似大幕拉开,电影即将上演。随着光标向下拖拽页面,全篇特稿徐徐展开,伴随着视频、动画和图片集锦均匀流畅地嵌入行文之中,整体感觉简洁大方,自然不生硬。在表现滑雪者逃生时,读者眼前出现了一个全真模拟雪崩发生现场的动画,甚至还可以听到大雪球沿山坡滚下时发出的咆哮声,情景逼真令人凝神屏息。
作品还有一处很细心的设计:在每位采访对象出现后,就会在网页的右边出现以该人物头像为标志的背景信息框,点击即可了解这个人的具体信息,包括他们的年龄和职业。笔者认为,这正是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独特呈现。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报道信源”的精准无误,而强调被采访对象的信息正是以一种更为生动和直观的方式来凸显这种专业意识。
更为神奇的是,《雪崩》网页还会根据读者鼠标浏览动作的快慢,自动调整视频的播放速度和对应内容,真正实现了实时互动。如果读者十分喜爱这个作品,便可以通过网站顶端的社交媒体链接进行分享。一位名为“Cal”的网友评论道:“这个作品太打动人了,我对它的喜爱难以言表。感谢记者约翰,你为我们带来了媒介融合的强烈心灵撞击。我已将链接分享给所有爱好滑雪的朋友。”
的确,在影音、图片、视频和动画的交织行进中,读者已不知不觉阅读完近1.8万字的特稿。稍微感到枯燥乏味的时候,这些多媒体元素都能将读者重新吸引回特稿上面。读者已经不是在看新闻,而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触碰新闻,以身临其境的状态感知事实。听其音,观其形,《雪崩》为用户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用户体验。
《雪崩》的制作团队颠覆了传统的新闻报道组织模式,它由十几人组成,分为3个小团队,分别是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采写组以记者约翰·布兰奇为核心,辅助他进行报道的还有体育主编乔?塞克斯顿等6人。多媒体制作组由图形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Steve Duenes)带领杰米利?怀特(Jeremy White)等5人组成。技术发布组的架构与多媒体制作组相仿,由数字设计副主管安德鲁?库尼曼(Andre Kueneman)带领艾伦?麦克莱恩(Alan Mclean)等4名成员协作完成。
《雪崩》制作团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中从记者到执行主编的垂直型的采编架构,代之以全新的“分组互动写作模式”——采写组、多媒体制作组和技术发布组缺一不可,这可以看作是编辑部为了应对新媒体冲击而进行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变革后的编辑部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媒介融合下的新闻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笔者认为,普利策新闻奖不应只颁给记者约翰·布兰奇一人,而应颁给整个团队。
此外,制作团队的大数据新闻生产也值得关注。该事故发生后,在推特(Twitter)和脸谱(Facebook)上迅速发酵,关于救援进度、天气状况、遇难生还名单、雪崩的科学知识等,被迅速转发、评论和分享。制作团队通过数据扒取和挖掘工具(即利用大数据),通过对热点话题和关键词的搜索,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从中分析出受众的关注点、知识盲点分别是什么,随后才着手策划这个新闻专题,非常有针对性。
《纽约时报》对于发行渠道也进行了创新,他们率先将“雪崩”转制成电子书,一本卖2.99美元,其原版内容均为《纽约时报》的优质新闻报道。网站前期大量的点击和浏览为纸质报纸和电子书的销售做了宣传和铺垫,后者更像是对于网站内容的实体化珍藏版本。《雪崩》似乎成了一块可以垦荒的孕育着无穷商业价值的宝地,知名技术博客Gigaom.com创始人奥姆?马利克(Om Malik)提出更大胆的想法:“为何不在特稿当中植入雪橇和羽绒服的广告呢?”
穆雨薇:关于《雪崩》的褒贬不一的评价
《雪崩》为沉寂已久的传统媒体走出困境带来了新的生机。当很多报社都将网络媒体当成纸质媒体的复制品时,《雪崩》对此做出了突破性的表率,它并非简单地将文字、图片、视频拼凑在一起,而是真正实现了“报网融合”,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以及每个当事人的口述娓娓道来。《纽约时报》的图像主管史蒂夫?都依内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一直在尝试对《纽约时报》网站重新设计,开创更多类似于“雪崩”的项目,将多媒体元素整合在故事当中,形成一个连贯的框架。《雪崩》的成功证明了互联网的交互性和用户体验,都是纸质媒体所无法媲美的,这也能够让许多纸媒从业者开始重视网络新闻媒体的巨大潜能。美国新闻主编协会(ASNE)称它“为在线报道树立了新标准”。科技博客创始人奥姆?马利克兴奋地称:“《纽约时报》的管理层真该赌一把:斥资2500万美元打造100个类似‘雪崩’的项目吧!”
但也有很多人对《雪崩》持质疑态度,认为它不能代表未来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很可能只是昙花一现的新闻奢侈品。《大西洋月刊》撰文写道:“雪崩不会是新闻产业的将来,它仅仅是一个创新罢了,而并没有为新闻报道带来彻底变革。”
对于这一新闻作品的质疑,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过于高昂的制作成本让媒体人望而生畏。《纽约时报》拒绝透露《雪崩》的制作成本,但有传闻称花费了25万美元,因此被戏称为只有《纽约时报》这种“高帅富”媒体才能玩得起的奢侈品,而该项目能否实现收支平衡仍是未知数。全球著名媒体与软件公司Atavist就曾有过失败经历,他们先于《纽约时报》两年尝试制作多媒体故事,每个故事同样售价2.99美元,但最后因为入不敷出而停止该项目。
其二,类似《雪崩》的作品很容易让读者陷入审美疲劳。《雪崩》之所以能够轰动一时,是因为别具一格的多媒体呈现方式吸引了读者的眼球。但交互式的制作模板很容易被模仿,新鲜劲过了,读者的兴趣度也会降低。Scroll Kit公司[3]的联合创始人科迪?布朗仅用一小时就复制了另一个版本的雪崩,这还引发了一场与《纽约时报》的版权纠纷。[4]而且在浏览《雪崩》时,读者更倾向沉迷于变幻莫测的多媒体元素而非特稿本身,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其三,《雪崩》的策划耗时半年,这有损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性。陈力丹教授定义“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叙述”[5],从这个角度来看,《雪崩》这个作品不能严格算作新闻作品,更像一个由新媒体精心打造的艺术品。但笔者认为,对《雪崩》的这点质疑或许有失偏颇,它的各方面价值被忽略了。事实上,读者们能通过这篇特稿了解到雪崩发生的原理、可能出现的雪崩情况以及自救措施。《雪崩》不仅是一个好看的花瓶,而且是一则以公众利益为出发点的报道,为以后传统的新闻报道形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方法和技术手段。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使得信息变得短小而精悍,也让现代人的阅读走入了碎片化,正如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所言:“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我们本以为读者面对着长篇累牍、含义深刻的新闻特稿早已丧失了耐心,而《雪崩》则让传统新闻人看到了创新和变革的希望。“内容为王”固然应当继续被奉为圭臬,而玩转多媒体似乎也成为生存下去的必备法宝。未来充满着挑战,正如《大西洋月刊》的评价,虽然《雪崩》已经在新闻作品的内容生产上实现了漂亮的飞跃,但依靠发行和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的禁锢仍没有被突破。新闻界能否“雪崩”出更多具有颠覆意义的新闻产品?一切尚待观察。
陈力丹:中国的传统媒体能从《雪崩》的成功中获得什么?
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媒体如何应对已是现在的热门话题。历史上新的媒介形态冲击原有媒介形态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但是这一回不是一些媒介形态是否替代另一些媒介形态的问题,而是不同媒介形态的有机融合。我们较多的传统媒体只是简单地以建立自己的网站来应对新媒体的挑战,这显然是无效的。
这里介绍的获奖新闻作品《雪崩》,就我国传媒的观念认识和技术水平来说,并非可以直接搬过来,不过我们从中应看到观念上与外国同行的差距。观念不解放,即使有钱也做不出像样的作品。新华社前些日子做了一部不亚于《雪崩》的作品《三北防护林》专题片,由于软件技术上的实力不够,靠巨大的人力、物力一点一滴地堆上去精工细作,花费天文数字的钱,做出来很好看,但没有新闻时效,技术上无法推广。
现在新闻报道的新媒体方式已经多样化了,但我国传媒这方面的创新还很少。《雪崩》整体上我们难以效仿,但每一类具体的表现方式,我国的传统媒体都是可以在网上呈现的,问题在于我们想到了吗?关于某一连续性事件的网上四维(立体空间+纵向时间)报道模式、网上新闻图片的游戏报道方式、新闻“众包”或“众筹”的采访模式,在外国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而在我国的传媒界目前尚没有看到。
每当我们看到人家的关于新闻报道的最新样式之后,不能总是惊叹一番,而要给自己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为什么在创新思路上总是跟不上?目前至少可以做的是:看到人家的最新报道方式后,想一想在已有的条件下,我们能够借鉴哪些?例如“大数据”,这个词我们说了不少了,其实真正运用大数据进行新闻报道的传媒案例很少。我们在技术上是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传媒人在既定的报道模式中安闲惯了。
今年春运和春节期间,央视与百度配合,通过电视新闻展现了春运、春节期间全国人民生活生产中各种类型的大数据。例如当下全国铁路运输中最热、次热的铁路线在哪里,乘坐火车的人的年龄、性别结构,甚至当下春节年夜饭吃什么、春节红包发放特点、多少人春节相亲、多少人过节陪父母、商圈的热力图、烟花燃放情形等全国宏观图景,以往我们是无法即刻、精确地获悉的。所以,每年传媒关于春运和春节的报道,充斥大同小异的情感个案,连报道者自己都觉得厌烦了,何况受众呢。现在通过网上大数据,可以轻而易举地即时获悉,电视台再以形象化的动画方式加以即时、宏观而精确的展现和报道。然而,除了今年央视《晚间新闻》节目在春运和春节期间集中采用了大数据外,至今几个月了也没见到新闻报道中再有什么新思路、新动作。想不到,还能谈得上做到吗?
通过观看《雪崩》,应该想到很多、学到很多。
元宇宙的未来趋势是什么?如何抓住新的机遇?
1、元宇宙是个什么东西?
假如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宇宙,那么元宇宙,其实就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你可以理解为把意识形态传输进入另一个世界里,类似于我们玩的模拟人物游戏。
2、元宇宙能实现什么?
其实,元宇宙和游戏本身没有必然联系,虚拟世界里也不仅仅只有游戏。但人们既然放下了真实世界,进入元宇宙,肯定是为了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娱乐必不可少。所以,元宇宙的发展形式,会更趋近于互联网的虚拟社交宇宙。至于除了娱乐,会不会把一些类似于云购物,云体验,甚至云办公的元素融入元宇宙,目前犹未可知。
3、元宇宙的建立需要什么技术?
元宇宙本身的建立,需要场景和模块。所谓的场景可以理解为基建,是需要模拟的数据场景转化成类似虚拟场景。元宇宙本身的场景技术,类似于模拟VR游戏的场景,所以VR厂商,本身拥有最最最原始和基础的场景搭建技术,而做次元游戏的厂商,也有搭建次元宇宙场景的基本技术。其次,元宇宙本身是需要设备入口的,也就是在虚拟场景搭建完毕后,一定需要有AR、VR的设备才能接入,硬件上是完全跑不掉的。所以,除了软件技术,硬件技术也是需要不断升级的技术活。
我们国家现在需要的是技术上的飞跃和突破,比如芯片、比如创新药,还有那些极度依赖进口的行业。但制造业是我们国家的基石,也是打开全球市场的王牌。我们不会一定会和全世界走同一条路线,但全世界制造业相关的东西,大部分一定Made In China。所以,有任何新兴的东西,一定要和中国制造联系起来,找到对应生产的企业,就是稳稳的幸福。